口感描述
佛手柑、桃子、莓果、鳳梨
推薦烘焙度
「淺焙」、 「中淺焙」
咖啡豆小檔案
產區: 蓋德奧 (Gediyo)
處理法: 黑密處理
海拔: 1950-2300 M
品種:heirloom
等級:G1
獲得 2024 TOH 蜜處理組 亞軍
TOH 全稱是「East Africa Taste of Harvest Competition」東非收穫季風味大賽,是由非洲精品咖啡協會(縮寫為AFCA),AFCA成立於2000年,旨在幫助非洲的咖啡產國發展咖啡貿易,提升咖啡品質,由非洲12個咖啡生產國舉行的咖啡生豆杯測大賽,與國際上的卓越杯(COE)生豆比賽類似。
比賽以美國精品咖啡協會SCA/Qgrader的標準進行評分,從所有國家/地區收集了總共250個樣品,逐步挑選出各區域高品質的生豆,進入全國級競賽。由國内評審和國際評審一起進行評分,分數最高的咖啡豆將獲得年度全國冠軍。
由非洲精品咖啡協會(AFCA)發起的收穫季風味大賽TOH(Taste of Harvest)旨在發据肯亞、衣索比亞、烏干達、剛果等非洲各國最好的咖啡豆。
【產地客製化 | 聯傑咖啡 X 井井咖啡】
近年來因氣候變遷,年均溫明顯有升高的趨勢,日曬豆的風味不復以往,喝起來較沒有傳統日曬的發酵感和莓果、熱帶水果調性。聯傑團隊近年來尋尋覓覓,盼望著能找到為我們解惑並改善此風味問題的專家及供應商。
透過劉政老師的介紹認識Happy老師,Happy老師十分阿沙力,聽到我們的請託及訴求後,馬上表示有意願一起試試看。 因為時間緊迫,就這樣我們用最快的時間準備了所需要的物品,聯繫協力的衣索比亞供應商溝通客製化過程。聯傑團隊很幸運,認識到有魄力Happy老師及供應商。就這樣我們帶著一顆不成功便成仁的心前往衣索比亞。我們來到供應商潔蒂普鎮的萊麗莎村處理廠,由於這個處理廠的硬體設備不足且沒有水洗設備,處理的過程中可說是非常艱難,我們不僅扛水在大水盆裡手搓去除上千公斤去皮豆的果膠、去皮機一度故障卡住、回程時處理廠下起暴雨車子在泥土地打滑如同在開船一般非常驚險,但一切都非常值得。
處理過程的每一個步驟我們都是親手下去操作,每個批次都是先經過浮豆篩選和人工手挑(也包括我們團隊的人力)。挑完的浮豆會先在非洲棚架曬床上曝曬數小時,此時漿果會呈現類似葡萄乾的狀態,這個階段非常重要,降低含水量是為了使漿果的糖度增加。舉一個簡單例子來說,一杯糖分為20%的100g白砂糖水其中20g為糖分,當水分蒸發時大部分糖分並不會隨著水分蒸發,再次秤量這杯糖水時重量剩下80g,其中糖分就會增加為25%,這也就是為什麼葡萄乾都會比葡萄甜的原因。而糖分對於咖啡的後製處理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其中厭氧發酵過程酵母菌吃掉糖分後所產生的酒精,與發酵時生成的有機酸作用生成酯,使得咖啡擁有各種獨特風味。
Happy老師帶著台灣的農業技術經驗傳授給處理廠的管理者,一步一步帶著工人一起製作這幾個批次。因應氣候變遷,乾燥環境下平均日曬時間縮短,使得漿果果肉的糖分和風味無法進入到豆子裡面。但Happy老師想出了一個在曝曬過程中延長乾燥速度的方法來應對環境的變化,這幾天經過杯測後發現風味真的非常好,我們迫不急待想與大家分享了。
衣索比亞是個資源匱乏且人才不足的咖啡產地,我們希望能夠從源頭去改善,並用台灣的科技技術將咖啡豆品質提升且免受環境變遷帶來的影響。我們處理了日曬、蜜處理、水洗以及酵母發酵等不同處理法,在23/24產季將會帶給大家一些別於以往衣索比亞咖啡的不同的體驗。
此商品暫無評價